当前位置: 管理办法   河南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2017-2020)

河南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2017-2020)

发表于:2016-12-02 关注 
为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我省服务型制造发展水平,根据《河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2019年转型发展攻坚“三大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制造强省办〔2019〕5号)和《河南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2017-2020)》(豫工信产融〔2016〕279号)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厅决定组织开展2019年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工作。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南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2017-2020)》的通知

  豫工信产融〔2016〕279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工信部联产业〔2016〕231号)要求,推动我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研究制定了《河南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2017-2020)》。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予以贯彻落实。

  附件:河南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2017-2020)

  2016年12月2日


  附 件

  河南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2017-202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工信部联产业〔2016〕231号)要求,推动我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指南。本行动指南指导期为2017-2020年。


  一、重要意义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的主战场。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加速服务型制造的创新发展,提升产品的智能化、网络化能力,推动网络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的应用。发展服务型制造,将催生大量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有利于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变,从而有效地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催生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可以推动网络协同设计、供应链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外包、融资租赁等生产服务能力不断升级,能够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当前,我省制造业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高附加值产品少、节能减排压力大等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我省发展服务型制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成功获批,为我省发展服务型制造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将服务要素融入到生产制造全过程,引导制造业企业以产需互动和价值增值为导向,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生产、销售全过程的比重,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大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导向,以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为引领,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集成发展为抓手,加快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推动服务型制造向网络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方向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我省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信息化引领。充分发挥信息化引领作用,树立互联网思维,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集成应用,提升制造业企业网络化、智能化和协同化制造水平。

  坚持融合创新。鼓励信息服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资源整合、运营协同,推动管理方式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拓展服务型制造发展空间。

  坚持重点突破。结合我省制造业发展实际,把握服务型制造发展趋势,以促进我省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重点,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围绕制造业全产业链的整合优化,推动制造业企业不断提质增效。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措施,合理有序引导,推动政产学研用协作发展,破解企业发展制约瓶颈,激发服务型制造发展内生动力。

  (三)主要目标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成为服务型制造的核心驱动力,信息的集成共享贯穿企业生产管理全过程,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用显著,服务价值成为企业价值实现的有效来源,服务型制造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服务型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快速发展,智能产品远程服务平台不断涌现,推动建设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细分行业服务云平台;网络个性化定制服务进一步发展,网络协同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集成应用不断深入发展。

  制造业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入,制造与服务协同能力不断增强。供应链管理和相关金融服务快速发展,产融合作持续深化。服务外包和业务协作广泛开展,分享经济发展更加普及和成熟。制造业服务业务投入占比和收入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与服务型制造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制造服务体系。

  到2020年,推动建设100家智能产品远程服务平台,培育50家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细分行业服务云平台,培育200家综合实力强、提质增效显著、行业影响大、带动能力强的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是指产品从需求分析、工程设计、制造装配、包装运输、营销、使用、报废和回收再制造的产品全部生命历程。鼓励企业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研发应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产品远程服务平台,获取产品生产和使用全过程的数据信息,并提供协同管理、资源管理、数据服务等功能服务,拓展产品价值增值空间。

  推动产品智能化。鼓励制造业企业运用传感器、过程控制芯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物联网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现有产品进行智能化创新设计和升级改造,提升产品远程数据交互和控制能力,实现产品的智能化,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智能产品远程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业企业建立面向客户的智能产品远程服务平台,提供远程在线监测、在线诊断、远程维护、健康状况分析、故障处理等质保维修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产品运行状态、运行监控、运行咨询等增值服务,保证产品的正常工作状态,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能力。

  建设细分行业服务云平台。鼓励制造业企业依托智能产品远程服务平台,不断延伸开发服务新应用、新模式,为客户提供产品的增值服务及其它相关业务。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开展自身产品网络化服务的同时,将服务能力延伸到行业产品,逐渐将行业产品智能化,并纳入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形成细分行业服务云平台。

  (二)推动供应链管理服务发展

  供应链管理是以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金融提供商等为产业链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服务流的一体化管控,进行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和销售的管理方法和商业模式。供应链管理以最低的供应链总成本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共赢,整体最优。

  建立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支持制造业企业融合内部资源,优化生产管理流程,成立专门的供应链管理部门,或与第三方供应链企业开展服务外包合作,推动供应链各环节有机融合,提升供应链一体化管控水平。大力培育供应链管理核心企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集成应用,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建立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上下游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资源,打通采购、订单、销售、物流、付款等上下游企业间的业务流程,提升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鼓励中小企业主动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加强平台协作,共建供应链生态。支持第三方建设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为行业、社会提供供应链管理专业化服务。鼓励供应链服务企业向平台型、生态型方向发展。鼓励传统物流园区向现代供应链配送中心转型。

  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面向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主导产业,冶金、建材、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核心主业突出、具有较强行业竞争力、具备一定资金集中管理经验的制造业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有效提高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运作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发挥大型制造业企业信息优势,为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SCF)业务提供有效信息支撑服务,协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三)培育网络个性化定制服务

  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开展定制化服务,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实现生产制造与市场需求高度协同,强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价值。

  培育定制化服务模式。鼓励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家居建材、电子终端、机械装备和汽车等制造业企业,通过客户体验中心、在线设计中心和大数据挖掘等方式,采集分析客户需求信息,鼓励客户全程参与,形成对消费需求有动态感知能力的设计、制造网络个性化定制服务新模式。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标准化、模块化的零部件生产,快速实现模块化零部件的个性化重组,发展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方案,形成大批量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

  构建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支持制造业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平台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客户需求深度挖掘,建立企业和客户在线沟通管理体系。鼓励制造业企业与第三方信息平台合作,拓展客户沟通渠道,共享客户需求信息,为制造业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应用支持和技术支撑。

  (四)推动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发展

  支持建设以制造业企业为中心的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体系,突破资源约束和空间约束,实现企业协同和社会制造资源广泛共享与集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

  提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水平。支持制造业企业建立综合集成管控信息平台,推动制造业企业各业务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集成共享,打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各环节的信息流,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升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协同制造能力。

  推动建设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云平台。支持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跨界联合,建设第三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云平台,部署面向制造业的应用软件和数据开发工具,整合提供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等能力要素服务和产品检测、数控加工中心等设备资源服务,实现制造资源、制造能力和物流配送开放共享,推动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智能匹配和高效协同,加快全社会多元化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鼓励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工业云平台全面对接,提供制造能力的在线发布、协同和交易等服务,提升市场上面向制造环节的服务供给。

  (五)发展多种制造业服务新模式

  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支持工业设计企业采用3D打印、虚拟现实建模、虚拟装配设计等技术,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工业设计;鼓励在线设计、众包众创等新型设计方式,促进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设计提升传统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水平,推进工艺装备由通用向专用、由单机向连线、由机械化向自动化的持续升级。

  推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发展。面向能源、通信、交通等重点领域,鼓励制造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系统化、集成化的系统解决方案。支持制造业企业为客户提供工程总承包、建设-移交(BT)、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多种系统服务模式。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重构,集中整合资源优势,开展设施建设、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节能环保、专业维修等领域的总集成总承包。鼓励节能设备、通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由设备制造商向综合节能服务提供商转变,提升综合节能服务水平。

  推动服务外包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聚焦核心业务,树立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信息技术、研发设计、能源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广泛采用服务外包。支持制造业企业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承接离岸和在岸服务外包业务,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服务、产品输出互为带动的发展格局。

  推动融资租赁业务发展。鼓励生产特定产品的企业通过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租赁产业基金等方式,逐步发展大型设备、公用设施、生产线等领域的设备租赁和融资租赁服务。支持制造业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鼓励制造业企业和工程建设企业积极探索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引入设备融资租赁模式进行工程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大统筹协调,紧密跟踪产业发展态势,及时协调解决矛盾问题,全面推进本行动指南的各项任务。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服务型制造发展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制订本地服务型制造推进方案。要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成立“河南省服务型制造推进联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标准制定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加强宣传推广

  加强对服务型制造宣传的总体策划和系统推进,营造积极健康的发展氛围。开展 “服务型制造中原行”系列活动,深入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召开服务型制造推进会,组织专家和典型企业对服务型制造进行宣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加大对服务型制造的宣传力度,不断深化企业和社会对服务型制造的认知水平。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努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

  (三)注重人才培养

  整合汇集服务型制造专家资源,建立服务型制造专家库,形成全省服务型制造政策咨询、行业诊断、人才培训的智囊团。依托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启动企业家培训计划。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平台,开展人才培训、在线咨询等服务,培育多层次服务型制造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