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热点资讯   国家专精特新要求

国家专精特新要求

发表于:2022-11-22 关注 

自国家提出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以来,各地都不断在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政策导向也在逐步发生变化。11月27日,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要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同时,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下简称《财政政策》)和《关于提高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两个文件,从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可享受税收优惠、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和措施。其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出几个主要方面内容:首先是专业化方向要专精特优;其次是创新能力要专精特优;第三是管理要专精特新;第四是质量效益要专精特优;第五是持续发展能力要专精特优。。

一、专业化方向要专精特优

根据《政策措施》中关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的具体要求“鼓励引导各地支持小微企业做强做优”,“推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长效机制。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首先要“聚焦主业”,即聚焦主业、专精特新型“三精三专”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向和细分市场特点,在细分市场上选择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领先、创新能力突出、专业化程度较高、细分市场主导产品和服务细分领域主导产品,并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可适当放宽到小微企业全产业链等方向。其次要“聚焦主业”,即聚焦所从事细分领域核心业务,建立完善业务流程和技术标准规范,实现细分领域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再次要“聚焦创新”,即坚持以“精”取胜,聚焦主业技术和产品创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建立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专精特新”特色产品和服务品牌。

二、创新能力要专精特优

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政策措施》从创新能力、市场开拓、专业化生产、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重点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开展工作,支持企业通过专利申请、产品创新、新产品开发等途径开发产品和服务方案。鼓励大型企业通过购买技术、设立研发机构、建立研发中心等方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运用。鼓励企业整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专利分析活动,定期收集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信息等方式为企业开展专利分析活动提供技术支持;鼓励专利申请过程中应用先进专利分析方法和数据进行分析,指导企业进行专利布局建议、专利申请时间、专利组合等信息评估。

三、管理要专精特优

管理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经营特点的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创新能力突出、品牌优势突出、信息化水平优良。专业化是企业提高专业化程度的基础和前提。具体而言就是企业需要围绕专业化提供产品和服务,根据自身产业优势,专注某一细分市场,形成企业特色化、精细化管理优势。对于企业管理专精特新而言,需要重点关注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经营、市场开拓、服务保障等方面,实现管理升级。对于企业管理专精特优而言,则需要实现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等管理模式。